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过一句诗,叫做"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诗句当中,"桃"和"符"指的是同一种东西,那便是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所制作的"桃符"。所谓桃符,就是用桃木制成小牌子,上书"神荼"、"郁垒"两位能制伏恶鬼的神人之名,以此震慑伴随新年来到的灾祸,祈求来年的福气。

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国境内广泛分布着各种木头,像常见的橡木、桦木、各种果木、花木等等,然而,桃符作为一种祈福道具却必须是由桃木来制作,这种讲究不免令人感到疑惑。作为成千上万种木头当中并没有多少特殊之处的一种,桃木为何能够被人们赋予趋吉避凶的功能,甚至由其做成的桃木剑会成为日后"道士驱鬼"一类故事的标配道具呢,这个问题实在非常有趣。

桃木,顾名思义就是从桃树上得到的木头,这种木头光从外部性质来说具有质地细腻、香味清新等特点,但正如上文所说,它被民间赋予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其自身的品质。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认为,桃木之所以拥有特殊的地位,就在于它的"出身不凡"。据《山海经》记载,巨人夸父与太阳赛跑,因被晒得干渴脱水而身死,临死前,他丢弃了自己的手杖,而这根手杖便化为了"邓林"。

所谓邓林,其实就是指桃林,而得益于这一神话故事的影响,人们纷纷认为桃树拥有不凡的意义,毕竟夸父的手杖并没有变成苹果树林、橘子树林。作为追逐光明的英雄,夸父得到了世人的崇敬,而他手杖所变化为的桃木也就被视为光明的象征,拥有一往无前、驱散黑暗的力量。

另一种比较被广泛接受的说法则与另一位和太阳较过劲的英雄人物后羿有关。相传,后羿作为曾经射下太阳拯救苍生的英雄,却因为遭到弟子逢蒙的嫉恨而惨遭杀害,而行凶之时,逢蒙正是用一根桃木制成的棒子从背后袭击后羿致其死亡的。

相传,后羿去世后成了阴间的"鬼王",统御无数恶鬼,他牵着一只凶恶的猛虎,如果有鬼做了恶事,就会被老虎直接吞下。有人认为,逢蒙用桃木棒都能直接击毙后来的鬼王,那么用桃木来对付一般的鬼怪自然是手到擒来。于是,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使用桃木来驱避鬼怪,这样的习俗代代流传,也就形成了桃木辟邪的传统。

其实,桃木成为辟邪之物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左传》当中就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的记载,可见先秦时期的人们便有了采用桃木制成物件消除灾祸的风俗。另外,《庄子》当中也有将桃木插在门上,从而使邪祟无法进入的说法,可见当时的社会上对桃木的推崇应当是比较广泛和得到普遍认可的。

桃木从很早开始就被赋予了驱邪的功效,不过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桃符"却要到大约东汉时期才得到盛行。相传,在人类居住的凡间之外,还存在着一处鬼域,那里有一座高山,而山上则生长着一棵覆盖周边范围三千里的大桃树,在桃树的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没当金鸡打鸣,就表示夜晚时在外游荡的鬼魂需要尽快赶回鬼域。

金鸡报晓之后,管理鬼域的神荼、郁垒两位神人便会在鬼域的入口进行检查,如果有鬼魂夜间做了坏事,就会被抓去惩罚。作为众鬼魂的监管者,神荼、郁垒自然受到鬼怪的敬畏,因此,人们便将他们二人的名字写在桃木板上,让鬼魂们见之恐惧,逃遁开去。久而久之,有人将写姓名改为了绘制画像,甚至写些别的话,如祈福的话语等等。

到了宋朝,人们开始"变本加厉",开始在桃符上写些对仗工整、有固定格式和美好寓意的词句,这也就是后来的春联。另一方面,因为桃木板造价不便宜,如果年年更换多少有些奢侈,于是人们干脆直接用上了纸,全然忘记了桃符诞生之初最重要的一个是神荼、郁垒的名字,一个就是桃木这一载体。

总的来说,橡木、桦木、樟木都是木头,但和它们相比,桃木背后有着和夸父、后羿这些英雄有关的神话故事的渲染,寄托着古人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因此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桃木能够镇邪的说法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愈发完善,甚至催生出了新的艺术形式,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

免责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