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云昆/文花梨木是我国《红木》国家标准规定的八大类材种之一,这个材种所属的树种均为紫檀属。但在我国古文献中,花梨木并不一定就指这一类材种。
清末民初赵汝珍《古玩指南》:“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硬木之最低劣者,为花梨。其木质均极坚硬而色红,惟丝纹极粗,不甚美观,其价值低于红木者远甚。北京一般居民所用之硬木家具,多数为此等木材,红木者甚鲜也。”
赵汝珍在此书中认为,木材中最佳的是紫檀,其次是红木(酸枝),再次为花梨。此中的花梨,当指今日之花梨木。
明唐冑《(正德)琼台志》:“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格古要论》:出海南,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微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广人多以为茶酒盏、床料。”
此中的花梨,就不是现今所指的花梨木了,应当指产于海南的黄檀属降香黄檀的心材香枝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花梨”或“海黄”。
需要说明的是,现今海南人所说的“花梨”,依旧是指香枝木。
将香枝木称作“花梨”,在古文献中还有许多。
明顾岕《海槎余录》:“花梨木、鸡翅木、土苏木,皆产于黎山中,取之必由黎人,外人不识路径,不能寻取。黎众亦不相容耳。又产各种香,黎人不解,取必外人,机警而在内行啇久惯者,解取之。”
此中所谈花梨木也是指香枝木。
香枝木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纹理如鬼脸。古文献中所述的花梨木中有“鬼面”者,也多指香枝木。
如:明·曹昭《格古要论》载:“花梨木出南蕃,紫红色,与降眞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麄(粗)而色淡者低。广人多以作茶酒盏。”
再如:明宋诩《宋氏家规部》载“花梨木,紫红色,有鬼面者为最。体香色深红者曰胭脂木。”
花梨木也被称作花榈木。
榈,《唐韵》:力居切,与梨字发音相近,故花榈木与花梨木,在古代一些文献中是相通的。
唐李林甫等修《唐六典》载:“(宫中)所用金木、齿革、羽毛之属。任所出州土以时而供送焉。注:其紫檀、榈木、檀香、象牙、翡翠毛、黄婴毛、青虫、真珠、紫矿、水银,出广州及安南……”
此文是较早提及花榈木的古代文献。此处所说之榈木,即为花榈木,此花榈木“出广州及安南”,当为花梨木。安南为越南古称,当产花梨木,广州虽不产花梨木,但广州是当时的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可以得到花梨木。古人所说的产地,往往也指贸易取得之地。
花榈木在古文献中也指海南的香枝木。
清·徐珂《清稗类钞》载:“花榈,榈木之一种也,又名花狸,亦作花梨,海南文木之贵重者。色紫红,微香。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坚理密致者价尤重,可作器皿、扇骨。”
此中所谓花榈,亦作花梨,显然是指海南香枝木。
此文与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中的描述十分接近,屈文载:“海南文木有曰花榈者,色紫红微香,其文有鬼面者可爱,以多如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坚理密致,价尤重。往往寄生树上,黎人方能识取。产文昌、陵水者与降眞香相似。”
此中所谓花榈,虽未作花梨,但也是指海南的香枝木。
花榈木除了指代花梨木、香枝木外,还有可能就指现今的花榈木。
清谷应泰《博物要览》:“花梨产交广溪峒,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花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具,亦有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者,名花梨影木焉。”
交广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因此,此中的花榈木除了指海南的花梨木外,也有可能是指产于两广的花榈木。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榈木,《本草拾遗》始着录,俗呼花棃木(同梨)。《南城县志》东西乡间有之,不宜为枕,今(令)人头痛。”
文中的南城县,即今之江西抚州。显然,此中的俗呼花棃(同梨)木的榈木,是指江西当地出产的花榈木。
吴其浚(1789-1847),字季深,一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嘉庆二十二年状元(1817年),官授翰林院修撰。他不仅是朝廷的命官,更是植物学家。对于一位官吏而言,能写出一部植物学专著来,的确非同一般。他对花榈木的描述应当是可信的。
花榈木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被多次提及。
宋·赞宁《宋高僧传·唐高丽国元表传》载:“释元表,本三韩人也,天宝中(742-756)来游华土。……遇心王菩萨指示支提山灵府,遂负华严经八十卷,寻访霍童,礼天冠菩萨,至支提石室而宅焉。……于时属会昌搜毁,表将经以华榈木(即花榈木,古代“华”与“花”通)函盛深藏石室中。殆宣宗大中元年丙寅,保福慧评禅师素闻往事,躬率信士迎出甘露都尉院,其纸墨如新缮写。今贮在福州僧寺焉。”
宋代朝鲜僧人元表于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来华游历。他背负华严经八十卷来到今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霍童镇的支提山,后赶上唐武宗灭佛,便将佛经置于花榈木盒中,深藏于石室之中。唐武宗死了,唐宣宗继位,一改以前灭佛的政策,于是保福慧评禅师又将这个花榈木函取了出来,但函中的华严经八十卷确依旧纸墨如新。此中的花榈木,可能是香枝木、花梨木,也可能是现今所说的花榈木。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帝王部·纳贡献》载:“(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即924年)九月,两浙钱鏐遣使钱询贡方物:银器、越绫、吴绫、越绢、及兰切龙凤衣,丝鞋、屐子。又进:万寿节金器盘、龙凤锦织成红罗縠袍、袄衫段、五色长连衣段、绫绢、金棱、秘色瓷器、银装花榈木厨子、金排方盘龙带御衣、白龙瑙红地龙凤锦被、红藤龙凤箱等。”
钱鏐是吴越国开国的国君。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国都杭州,但尊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此时中原王朝为西突厥沙陀部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当时吾悦国向朝廷进贡的方物中便有银装花榈木厨子。
吴越国虽然是地方割据的小国,但其强盛时也拥有13州的疆域,从海南、越南等地进香枝木、花梨木再制作成家具是没有问题的,但利用当地产的材性近似于花梨木的花榈木制作家具,也是可能的。
据介绍,浙江的龙泉宝剑的剑鞘便是用花梨木制造的。
龙泉宝剑又名龙渊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国传统名剑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剑(图1-2),产于浙江省龙泉市。
图1
图2
龙泉宝剑自然是用上好的钢制造的,但剑鞘却是木质的。
剑鞘主要是用来保护剑刃的,以木材制作剑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剑刃。
龙泉宝剑厂有专门制造剑鞘的工段(图3)。
图3
由于宝剑除了有击杀的功能以外,还有权位、威仪、辟邪及装饰的功能,所以剑鞘均选用上好的珍贵木材制作。
根据龙泉宝剑厂的文字介绍,龙泉宝剑的剑鞘系“采用上等花梨木(学名鄂西红豆树),质地刚毅、纹理秀美、越用越亮,永不弯翘。”(图4)
图4
显然,文字介绍中提到花梨木,不是我们现今所指的花梨木。
文字介绍还配发了英文,英文中对应的花梨木是Rosewood,拉丁文名称为Ormosia hosiei。Rosewood英文为玫瑰木,一般指红木,Ormosia hosiei指红豆树。
红豆树是是红豆属,产于浙江、福建、广西、贵州等地(图5),其心材深褐色,坚硬有光泽,花纹美丽,其气干密度为0.76g/cm3,与现今花梨木相当,是上等家具、工艺雕刻、特种装饰和镶嵌的珍贵用材。
图5(此图由邹高元先生提供)
我们现今所说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图6、7),也与红豆树同为红豆树属,在浙江也称花梨木,也产于浙江、福建、广西、贵州等地,其心材坚重、纹理美观,为优良用材。因此,作为龙泉宝剑剑鞘用材也是可能的。
图6(此图为邹高元先生提供)
图7(此图为邹高元先生提供)
红豆属的树种多为珍贵用材树种。最著名的是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图8-10),在广西、贵州一些地方被称作紫檀,其气干密度为0.82g/cm3,比花梨木的气干密度还高,心材材质坚重,深紫红色至紫黑色,纹理美观,材色鲜丽,有光泽,是制作高档木制品的上好原料。
图8(此图为邹高元先生提供)
图9(此图为邹高元先生提供)
图10(此图为邹高元先生提供)
小叶红豆与花榈木、红豆树均属红豆树,其生长地域也有重叠。
一般而言,古人在选用龙泉宝剑剑鞘用材的时候,能分辨到属就已经不错了(即便今日,红木树种的鉴别也就到属),所以,龙泉宝剑文字介绍中所提出的花梨木,除了指现今的红豆属中的红豆树外,还可能包括现今的花榈木及与小叶红豆。
红豆属(Ormosia)的一些木材是亚热带最名贵的木材,而且就近便可以取得,不需远涉重洋,古人肯定是知道充分利用的,但古文献中几乎没有红豆树木材的记载,其原因只有一个,古人不用红豆木材这个称谓。这种木材的利用,都记载在花梨木、花榈木中了。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为作者本人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