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开始,自古以来就备受尊崇。其习俗丰富多彩,在古诗词中可窥得一二。

“春牛春杖”——这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咏春词《减木兰花·立春》上阕的起句,此句简洁勾勒出了古代立春之日一项重要的习俗——打春牛。打春牛又称“鞭春”“鞭春牛”“鞭土牛”等,是指立春日将泥塑或纸糊的春牛打碎,意在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通过鞭子的猛抽来驱动懒惰的春牛,督促人们赶快耕种。宋代诗人王镃在《立春》诗的首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鞭打春牛的习俗:“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在一派热烈的气氛中,一头庞大的“泥牛”,瞬间就被抽打成四处飞扬的尘土,弥漫在大街小巷中,场面异常热闹,也彰显了人们要勤于耕作的决心和信心。而诗人杨万里则记录了小孩打春牛的情景,他在《观小儿戏打春牛》中写道:“小儿著鞭鞭草牛,学翁打春先打头。”生动地再现了立春日儿童模仿大人打春牛的场景,他们稚嫩而又认真的态度,令人觉得趣味十足。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这首《立春》诗中,感时伤怀地回忆起了当年在长安、洛阳两地,立春日梅花开时吃“春盘”的热闹场景。这里的“春盘”乃是立春之日重要习俗“咬春”的一个体现。

“咬春”之俗历史久远,意在尝新。早在晋代,人们就用蒜、葱、韭菜、芸苔、胡荽等五种味道辛辣的蔬菜,组成“五辛盘”来“咬春”。“辛”取谐音“新”,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到了唐代,已有立春做春盘的习俗,即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之前的“五辛盘”也随之变成了味道更好的“春盘”。宋代苏轼《送范德孺》诗云:“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他在春寒料峭的时候,亲手采下青蒿、春韭等新鲜的时令菜蔬,做成“高颜值”的春盘,为好友送行祝福。这番情意,想必会让范德孺记住一辈子。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真则在《立春古律》中欣然记下了自己吃春盘的情景:“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此刻的她是闲适惬意的,而生菜配春卷,这立春的美食也似乎让她感受到了越走越近的春天。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汉宫春·立春日》写道:“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这里的“春幡”,体现的就是“戴春幡”的立春习俗。春幡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立春之日,民间用彩纸剪出各种春天动植物形象,如春花、春燕、春柳等等,戴在头上,也叫“幡胜”“春胜”或者“彩胜”,有迎春之意。此时,被寒冬禁锢已久的女子满怀喜悦,纷纷装扮一新,用最美丽动人的样子迎接充满希望的春天。宋朝大臣宇文虚中也在《迎春乐·立春》中如是说:“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立春这天,人们纷纷戴上绚丽多姿的头饰,喜气洋洋地庆祝春日的来临。

还有贴“宜春字画”的习俗。立春当日,人们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表达对新年生活的美好期盼与祝愿。唐代“花间派”词人韦庄有《立春》诗曰“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宋代词人毛滂《早春》诗句“佳期傅鬓耐时节,彩幡初帖宜春字”,以及清代诗人祝德麟《桃符》诗“楹贴宜春字,门悬辟恶图。已知新岁鬼,不怕旧桃符”,都体现了贴宜春的习俗。

立春之时,沉浸在古诗词里品味古人充满生活气息的种种习俗,别有一番情趣。纵使相隔千年,但亘古不变的是人们那颗永远热爱春天的心。

□唐羽

免责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