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习俗

文 |郭树清

春节,俗称“过年”,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过去,在乡间,一踏进腊月的门槛,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团圆节日的年味便溢满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现时无法相比,但过年气氛甚浓,到处充满欢乐。

那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忙开了,相传此日为灶君公公上天之日,民间有送灶君的习俗,崇明称为廿四夜”。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廿四夜晚”,煮赤豆米饭、卷银包(也叫百叶包)、糖果(也称廿四糖)作祭食,点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将灶君像与花帘(俗称“喜串”)一并烧化,名为送灶神。旧时民家的灶头墙壁上有“九天东厨司令灶君神位”,两旁有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送灶神一般是在黄昏举行,恭恭敬敬地送灶王爷上天向玉帝奏善事,多言好事,祈望玉帝保佑人间来年四季平安、丰衣足食。到除夕夜,还要举行迎灶君公公下界回灶的仪式,将灶王爷接回来。

自腊月二十三至除夕这几天里,全家人一齐动手,忙个不停。清扫房屋,俗称“掸檐尘”,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然后,蒸糕、炒花生、炒蚕豆,杀鸡、杀鸭、杀猪、杀羊,贴春联和年画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除夕,俗称大年夜或年三十夜。此日晚上,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吃年夜饭,叙旧话新,那便是浓浓的年味。那时候没有电,晚饭后,伴着红红的蜡烛守岁欢度良宵,寓接灶君回家之意。长辈给年幼子孙压岁钱。平时生活俭朴,吃食、穿着只是将就得过去,但过年就不一样了,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东西,全都要在春节这几天闪亮登场。即使最穷的人家,也要蒸几笼糕,做几样荤腥好菜,孩子们都能穿上新衣、新袜、新鞋,怀里揣上几角压岁钱,袋里装着瓜子、花生、蚕豆、糖果,还能与左邻右舍的小朋友欢蹦乱跳地燃放鞭炮,尽情嬉耍。

过年是一种文化现象,可称年文化。过年那几天,大人们的脸色特别随和,即使平时再调皮的小孩也不骂不打,犯点小错也不计较,每顿饭桌上都有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更有趣的是,跟着大人走亲戚或去街头巷尾看戏。走亲戚时,大都有花生、糖果吃,也有塞上一二角压岁钱的。大人们忙碌了一年难得休闲,都要去看戏,孩子们也跟着,看的大都是家乡木偶戏、说唱之类的,热闹的锣鼓声,高亢的唱腔,好人治坏人的情节,孩子们虽然似懂非懂,但亢奋非常。

然而,新年里的规矩也是最多的。大年初一,早饭所食的是白米饭,放些糕、红枣、圆子等;菜以素为主,大青菜头和百叶(“糕”与“高”、“枣”与“早”、“菜”与“彩”、“百叶”与“百益”谐音)。吃素菜,意在新年开始要尊重生灵,注意节俭,善良为先。此时,桌上的鱼肉荤腥之物,其中鱼是特意不吃的,寓“年年有余”。烧柴常用芝麻秸杆之类,有祝愿新岁步步高的寓意。

从年三十晚上起家里样样东西都降了神灵,像笤帚、铁铲、扁担之类是万万动不得的。不能洗衣晒被,小孩子不许乱说话。新年早饭烧煮,米隔夜预先淘净,这一天不向外泼水,忌动刀剪,禁开后门,禁出秽语,不扫地,脏水不外泼,囤于缸中,以示“囤财”。扫地忌讳扫掉财,开后门忌讳漏掉财,倒水忌讳倒掉财,都不吉利。

大年初一,除了吃喝就是尽兴玩耍,大人孩子都穿新衣,露笑脸,满耳都是吉利话。晚上要早睡,称“盘稻囤”。初二俗称“拜年日”,人们走亲会友,相互拜年。初三为“撒草娘娘”生日,人们凌晨即起,生火煮饭,天将亮,鞭炮齐鸣。初五是财神生日,家家户户吃年早饭,在一片鞭炮声中,提前开门迎接财神。

整个过年从初一延续到提着灯笼“过三桥”的正月十五,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让人陶醉在喜庆气氛之中。

投稿可发至zfk@yptimes.cn

打开下方原文链接可听音频

作者:郭树清

诵读:田静

来源:上海杨浦

免责声明
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